有针对性安排实施消费券政策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迅速蔓延、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外经济必将受到冲击,这可能会进一步阻碍我国经济恢复。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因此,应对疫情冲击仍要依靠自身强大的国内市场,尽快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补。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有针对性使用消费券可谓恰逢其时。
总体而言,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呈现出线下消费、可选消费和耐用品消费受冲击较大,部分疫情严重省份消费下滑明显等特点。具体来看,在场景维度上,线上消费贡献大,线下呈现停滞状态;在品类维度上,食品饮料、药品等必选消费品降幅相对较小,可选消费影响大,汽车、地产相关消费明显被抑制;在地域维度上,湖北等疫情严重省份消费受影响更大。
基于上述现实,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者可从中寻找突破口,同时参照自身实际情况和历史实践经验,尽量有针对性地安排实施消费券政策,兼顾稳增长与保民生。
一是合理设定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和发放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解禁,消费在二季度将逐步具备一定恢复条件,三季度开始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建议将消费券使用期限向二季度末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倾斜。
不过,在疫情尚未彻底结束前,部分消费场景和品类(尤其是餐饮、旅游等服务相关消费)可能持续不具备恢复条件。因而,发放消费券应结合疫情控制的实际情况,分场景、分品类、分阶段,合理安排发放时间。
二是消费券的种类设计和发放范围应兼顾稳增长和保民生。既要考虑照顾餐饮、文娱、旅游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以稳定服务业增长,也要使消费券政策能够发挥一定民生保障作用,重点向困难人群的生活保障需求倾斜。
三是科学安排消费券的发放金额和资金来源。实施消费券政策,必然需要地方财政掏出“真金白银”,财政收支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实施能力,这要求地方政府谨慎评估其财政承受能力,根据当地经济恢复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消费券的发放金额。
在资金来源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种类的消费券,配合适当的分担及促销机制,以财政资金作为支撑,调动社会多方面资金参与,保障政策的实施。
四是中央应协调好财政分担机制,对重点地区给予支持。中央层面应进一步协调好央地财政分担机制,对重点省份和地区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以突破地方财政限制。
同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本质上是变相发放消费券。当前,“家电下乡”类政策仍有空间。
我国家电更新升级的市场空间广阔。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推算,当前中国相当数量的家电实际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超过50%的老旧产品仍在使用。仅2020年预计将有1.6亿台家电产品达到安全使用年限,超期服役产品中蕴藏着巨大家电更新空间。此外,随着农村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对中高端家电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此外,消费升级趋势下居民追求品质生活,小家电需求十分旺盛。疫情期间,尽管家电消费总体大幅下滑,但主要头部电商的线上销售数据则显示,以厨房电器和生活电器为代表的小家电却逆势大幅增长,如面包机、电烤箱、破壁机、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凸显了现代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基于上述变化,可以考虑效仿此前“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变相消费券政策设计,区分不同需求、不同地区、不同品类,有针对性地实施家电消费补贴等刺激政策。当然,这也需要中央财政为之积极“开源”,备好“弹药”。(作者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