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有温度的青年
党的十九大在举国人民的欢庆中胜利闭幕了。
当代人对当代史的感知向来是困难的——我们总会对身边悄然变化着的一切习以为常。因此,作为十三亿多人民中的一员,能够亲身经历这一历史性时刻,我感到心潮澎湃。十九大宛如一声春雷,又如一阵细雨,让千千万万的人民都喜闻乐见地在朋友圈“刷屏”,寄语“我的十九大”。这火热的温度,使我不禁沉思:是什么力量,让人民都自发地拥戴党,自发地歌颂党?
五年以来,“人民”始终是党和领袖挂在心上的存在,是不变的初心。脱贫攻坚,用脚步去丈量土地;强军兴军,用肩膀去铸就长城;打虎拍蝇,用正气去驱逐奸恶;一带一路,用热情去融化陌生。这些专门利人的正能量,如同一股股暖流注入你我心田,让人民的信赖感、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在十九大报告织就的壮阔图景中,我更看到了把人民的梦想系于一身,波澜壮阔、掷地有声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这触摸得着的红色温度,如何不让你我热血沸腾?
校园是深植理想、激扬青春的地方;这满园的青春气息,既是年轻跳动的心灵音符,也是坚毅执着的向上眼神,更是深埋内心的理想种子。我们是被家庭、被社会、被祖国、被党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千千万万青年将全程参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在有温度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温度的青年。
有温度就是要立长志。成就一番事业,立志都自青年始。青年毛泽东伫立湘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轻时的习近平也曾窑洞苦读,在煤油灯中照见未来。领袖人物在物质匮乏、政治动荡的年代,尚且依靠乐观而坚韧的精神突破万难、建功立业,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社会稳定、机遇倍增的新时代,有什么理由不放飞青春理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担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
有温度就是要有担当。我们青年一代拥有的物质,接触的资讯,受到的教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前辈。这是成才的必备基础,但也容易使得青年在和大众的差别中,滋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从而在追求“生活格调”的道路上,离我们的人民越来越远。青年人的温度,就是中国这片大地的温度;我们应该弯下腰来,紧紧地贴近大地、贴近人民,让自己的心脏与人民一起跳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装着更多的百姓,“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有温度就是要跟党走。党教育我们学习,挂念我们成长,指引我们方向,鼓励我们奋斗,保障我们生活——在父母一般的关心、爱护、叮咛中,青年一代收拾行囊,整装待发。选择党是一生一次,跟党走是一生一世。跟有温度的党,做有温度的人,要让党放心地把历史的接力棒交到青年一代手上,让血液流淌的红色温度代代相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越是伟大的时代,越是有着激荡人心的际遇和富有质感的素材。我们生逢其时,一定能够写就最好的人生故事,成就最美的青春年华。北大校歌《燕园情》中有这样一句,“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我想,不论是青丝加冠还是满头飞雪,这“少年心事”都是我们不能变、不能忘的初心。你我遇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当与千万青年一道,参与其中;也必将与千万青年一道,用我们的青春热血,去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期待着,当满头白发之际,回望自己这一生,能够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最伟大的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者系北京大学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