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热点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读懂“看你微信”背后的安全焦虑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01-05
导读:互联网公司为用户提更便利的产品和服务,当这些东西全面普及,每个人都无法轻易摆脱时,互联网公司也因此掌握到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海量数据,这令人焦虑和不安。

  近日,微信官方发文称,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传言中所说“我们天天在看你的微信”纯属误解。微信还称,其没权限、也没理由去“看你的微信”。(见1月3日《新京报》)

  对此,许多网友并不太相信,举出诸如“微信群内辱警,群主被拘5日”“官员违规收微信红包被处罚”、聊天时出现金钱、账号类敏感信息,微信会提示小心被诈骗等实例来反驳。此前马化腾曾承认过,微信有大数据分析技术,能通过用户上传的照片预测到未来几十年后的长相,微信还发布过用户聊天时使用表情包的分析数据,微信的云服务器存储功能亦可将用户聊天记录保存在云端,这些都证明微信有能力对用户聊天内容进行监控分析,而此项技术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比如这几天大家都在晒的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等。

  可见,大数据、云技术、LBS等互联网技术已然成熟并被普遍应用,用户在互联网公司面前并无隐私可言,而这其实是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互联网公司为用户提更便利的产品和服务,当这些东西全面普及,每个人都无法轻易摆脱时,互联网公司也因此掌握到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海量数据,这令人焦虑和不安。

  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企业掌握的个人信息和数据越多,越有利于提供体验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倒退回没有微信、支付宝、外卖、共享单车的时代,恐怕没人愿意接受,那么通过相关法律,规范企业搜集、分析、使用用户信息和数据的行为与界限,设计相应惩戒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才能对商业行为进行法治化约束,把科技的负面效应限制住,从而有效保护用户隐私信息,让用户放心使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

编辑:admin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