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河发展” 山东济南“扬起龙头”奋勇前行
黄河济南段上起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下止济阳区仁凤镇老桑家渡,流经平阴、长清、槐荫、天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历城、高新、章丘、济阳等9个县(区),河道长183公里。人民治黄以来,济南人民和其他沿黄地区人民一道,按照“除害兴利”的总方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黄河岁岁安澜的伟大奇迹和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新时代,如何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重大的命题。对此,济南市明确,要突出抓好国家中心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区域引领作用;突出抓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强力推动“拥河发展”战略实施;突出抓好高端前沿产业培育,切实加快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切实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抓好开放枢纽的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突出抓好黄河两岸的综合治理,加强沿黄生态建设;突出抓好黄河文化的挖掘传承,叫响黄河文化品牌;突出抓好稳定增长各项工作,争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突出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田园综合体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突出抓好惠民生工作,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其中,“拥河发展”的回答,格外响亮。2018年初,国务院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把济南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要求济南先行先试、先行先改。为此,济南举全市之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标志着济南正大步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加快形成两岸互动、遥相呼应、互相促进的格局。
当前,济南正沿黄河两岸,打造103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作为以产城融合为主打的现代化新城,奏响的是济南的“新”“先”黄河大合唱,全力打造“四新”产业,包括交通装备、信息技术、医药制造、智能制造等新智造,氢能源、量子科技、石墨烯等新科技,智慧物流、科技服务、产业金融、创意设计等新服务,以及现代农业、文创旅游、医养健康等新消费产业项目,一个理念先进的引领之区、体制灵活的活力之区、产业高端的前卫之区正在加速崛起。济南设立了25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疗康养、生物制药、量子科技等十大千亿级产业,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济南不断涌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目前,45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直管区全面启动建设,绿地国际博览城、中科院新经济科创园、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借“拥河发展”之势,锁定“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济南正昂首走在全省前列,全力“让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如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2018年,新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26.5%,提高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居全省第一位。
与此同时,济南还大力实施跨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就在9月20日,国内在建直径最大的公轨合建隧道,济南黄河隧道正式盾构掘进,隧道全长4760米,该工程计划2021年完工通车,届时将大大加强济南北部新城与主城区联系,实现新城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带动黄河两岸经济高效、一体化发展。
济南市同时明确,今后要进一步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积极对接流域规划,统筹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和济南市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逐步恢复黄河滩区原有湿地生态环境;实施黄河风景区升级改造,开展城区段绿色廊道建设,打造沿黄百里绿色生态长廊。“黄河两岸的植被在保持生物性、多样性的同时,还要保持地方性、现代性和特色性。我们统筹考虑黄河的大坝、滩涂和水岸线等重要因素,构建连接黄河与农田和林业的生态廊道,可形成水网、林网、田网相融合的田园景观,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综合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这样一些实际的情况,尽量能够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打造出五色斑斓的特色景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副高级工程师吕明娟说。
黄河济南段历史、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此前,济南市政协曾就此展开专题“商量”,政协委员、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济南需要充分利用黄河资源,进一步彰显城市强大的文化力量。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成认为,“黄河两岸的华山、鹊山、药山,华泉、鹊山泉、药山铁匠泉,承载了这座城市太多的故事和记忆。历史上,李白、杜甫、曾巩等都曾以诗词歌咏过鹊山湖,还有小清河,还有泺口古城……这就基本涵盖了名士文化、民俗文化、治河文化、渡口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这些纪念地,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而且要在将来风貌带的打造过程中,重点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