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谱写建设、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保山,地处云南省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有华侨、归侨、侨眷50余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保山, ‘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保山在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中的优势更加凸显。保山,资源富集,腾冲翡翠首屈一指,围棋永子名甲天下,高黎贡山享誉世界,各种温泉遍布全市,海拔气候适宜人居。保山,文化厚重,永子文化、地质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滇西抗战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发布会伊始,杨军便用几个“保山”开头,向媒体记者介绍起保山。
70年来保山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杨军从六个方面逐一介绍。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38.1亿元,是1952年0.85亿元的868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168元,是1952年78元的361倍。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52年全市基本建设总投资仅70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倍增长,1978年—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额5000多亿元,年均增长24.6%。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1978年,全市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1.68%。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保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25元,提高到2018年的32636元,增长145倍,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124元,提高到2018年的11280元,增长91倍,年均增长11.9%。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2018年的2.67%,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近几年来,保山市投入230多亿元实施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投入320多亿元实施了棚户区改造,投入30多亿元实施了“三个万亩”生态廊道恢复工程、城市森林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9.3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6.5%,保山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腾冲获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称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提升。
产业发展基础更牢。目前,保山已逐步培育形成了以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为重点的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7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72.02亿元,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为38.1%,比1978年的15.3%提高了22.8%。通过搭建大平台、引进大项目、扶持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保山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29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6.68亿元,旅游业正在成为保山一项无污染的朝阳产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28.4%,提高到2018年的65.8%,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1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0个,保山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腾冲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