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舆情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正定是个好地方:新城新景写未来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20-08-10
导读: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位于正定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正定是个好地方,它有不断变化的新景。 为城市服务,掏城市腰包。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确定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外延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步伐铿锵有力。 解民

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位于正定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正定是个好地方,它有不断变化的新景。

为城市服务,掏城市腰包。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确定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外延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步伐铿锵有力。

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福。正定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等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乘时代东风,扬发展之翼。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批准设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正定,经济腾飞汇聚磅礴力量。

正定,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守正创新

现代版“半城郊型”经济越来越红火

时隔一年,记者又来到塔元庄村采访。

走进村委会,在东侧的观光文化长廊前,村委会主任赵桂林穿着崭新的白衬衫,大着嗓门给游客介绍村子的大变化。

“你们一年没来,俺们又上了新项目。走,我带你们去看看。”赵桂林边说边陪记者上了街。

在村西的联动智能温室前,几名工人正在从一辆大货车上卸草皮,温室内建筑工人们忙着铺设备。

“这座智能温室里清一色的智能设备,高科技的无土栽培。还有村东正建的展厅,不仅是咱们村乡村振兴示范的好项目,还是省重点项目,引来社会投资十几个亿呢!”赵桂林黑黑的脸庞上,笑纹更深了。

走在特色饮食一条街上,不断有人扯着大嗓门热情地邀我们进店尝美食。赵桂林一路走,一路说不停:这几年村里“平改楼”,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节省下来的闲散地,建起了这个饮食街,40多家各地特色小吃,游客们来了一趟还想来。村南荒废的河滩地,打造了塔元庄民宿木屋小镇,年接待数万人。跟周边几个村庄合作,正在建设占地1000亩的塔元庄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后城里人会更喜欢光顾……

“能有现在的变化,缘于当年‘老书记’指出的好路子,我们发展‘半城郊型’经济,路子才越走越宽。”赵桂林至今忘不了,当年他们村改变粮食生产单打一模式,种大棚蔬菜,建养鸡场、养猪场,向石家庄市送蔬菜、鸡蛋和猪肉,为城市服务,掏城市腰包,乡亲们才过上了好日子。“今年我们村的目标是集体收入突破3000万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村。”

不光塔元庄这个正定的样板村,得益于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正定镇、曲阳桥乡、南楼乡等多个乡镇的村庄,通过发展满足城市需求的特色产业,纷纷走上了小康路。

曾在上世纪80年代开全省大包干先河的厢同村,是正定西北部较偏远的村庄。今年夏天大棚甜瓜的热卖,让这个村子再次名声大振。

甜瓜热卖的原因是,在村集体合作社带动下,25个蔬菜大棚统一种植,不欺生、不掺假,成了有名的“信誉瓜”。

“今年大棚甜瓜一亩地最多产4000公斤,赶上好行情时,一公斤平均能卖到六块钱。”村民钱振英拿着小本计算搞大棚的收益,越算心越喜。

“要想黄土生金,就得不断琢磨如何掏城市腰包。”上世纪80年代,骑车到石家庄市卖过菜的村党支部书记钱永军,2018年又带领乡亲们发展起高端设施农业。

如今,厢同村北的农田里,除25座蔬菜大棚已投产达效外,16座新建大棚正在紧张施工。

近年来,正定县主动解放思想、打破制度藩篱,不断扩大现代版“半城郊型”经济外延,通过创新培育古新融合的旅游新业态、错位发展不同类型的现代都市农业、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等多种形式,支撑城乡经济健康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7月24日一早,迎着朝霞,一辆辆装满甜瓜的货车,又从厢同村高端设施农业示范园驶出,向着市区方向驶去。

精准发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强民生福祉

前不久,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关通报中,正定县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受表彰,并给予了2000万元奖励支持。

“得这个奖可不容易!”同行的正定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科科长郑永华告诉记者,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厕和污水处置最难突破。能啃下这硬骨头,往大处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秉承“群众想到的我们要做,群众想不到的我们也要做好”,用改革创新思维推动工作开展;往小里说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

曲阳桥乡周家庄村张秀梅家的厕所里,地面和墙上全都铺着亮堂堂的瓷砖,再也没了农村茅房的影子。“厕所一改,大家的生活习惯也讲究啦!都快赶上城里人了。”张秀梅弯弯的眉毛都在笑。

周家庄是正定县第一批改厕试点村,从2014年开始推行改厕。

“起初没人愿意改,一是大伙习惯了,二是个人还得再掏几百块钱。”刚启动改厕工作,村党支部书记张宁宁没少碰壁。

“那工作是怎么推下去的?”

“我们后来用上总书记当年在正定改造‘连茅圈’的方法,试点先行,党员干部带头搞。”张宁宁说,这招着实很有效,改厕效果一目了然。乡亲们看到了效果,工作自然也就推开了。“现在谁家盖新房,都会主动到村委会要求先把厕所改了,卫生环境、方便程度在那摆着,谁不愿意过好日子呢。”

编辑:于怡薇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