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彝村大变样 加速奔小康
供图
“半坡半坡,没有老婆一半多。”这是多年来在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镇彝族聚居区茂铎村委会半坡村流传的顺口溜。
半坡村因坐落在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一个坡度达40°的半山腰而得名,村子紧邻森林公园最为奇险的景点“岩羊沟”,三面皆是数十米的深谷,世代居住在半坡的彝族村民发展到现在也不过38户162人。多年来,因土地贫瘠稀少,水电不通,道路不畅,信息闭塞,全村人一直生活在贫困状态。
在脱贫攻坚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半坡村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几年的时间,曾经那个贫穷破落的穷山沟旧貌换新颜,踏上了通往幸福未来的坦途。
供图
用上“舒心电”
上世纪九十年代,半坡村民出钱出力拉电架线,终于在1995年用上了电。但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老线路已不堪重负,电压不稳、供电不畅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半坡村民。
“由于老线路很不稳定,大家都不敢买功率大的家电,生怕烧坏了电线影响照明。”半坡村组长杨树昌说起前些年用电时的情况依然满脸愁容。
2016年,投资90万元的电网改造工程落户半坡,村民齐上手,全力配合施工队搞运输、架电杆,很快就用上了舒心电。
杨树昌介绍,改造结束不久,村里家家买电器,户户增设备,感觉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除了生活上的电器,磨面机、粉碎机这些生产上用的大功率电器,几乎也是一家一台。
“以前连电饭锅、电磁炉都不能用,现在家里买了很多电器,感觉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方合书一边低着头用粉碎机打猪草一边笑着说。
供图
喝上“自来水”
处在植被茂密的森林公园腹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按理说半坡村应该不缺水,但对于居住在山腰的半坡村来说,地下水都从深沟里流走,要在落差上百米的深沟中把水自然引到村中,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多年来全村依然过着背水挑水吃的日子,守着水资源的“富矿”却过着向大山讨水喝的日子。
“每年雨季,山上有很多泉眼出水,村民三家一伙、五家一群,自发到泉眼边修建小水窖,基本能够满足雨季用水。但枯水季节,泉眼干涸,村民都只能到山下背水。”杨树昌说。
为了把水引到村中接到户,提升村民饮水用水质量,2018年,十八连山镇投入脱贫攻坚项目资金16万元破解了落差难题、建好了水源点、铺设了管道,半坡村民用上了期盼已久的自来水,结束了靠天吃水、背水挑水吃的历史。
通了“幸福路”
偏居深山的半坡村,孩子上学读书,村民山货出山、沟通外界,多年来一直全靠后山的一条陡峭的山道,晴通雨滑,对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是真正导致半坡村逐渐破落的症结所在。
“家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辛苦一年也赚不了钱,近些年几乎所有剩余劳力全部外出务工,赚了钱回来,却因为建筑材料无法进村,大家都只能守着烂房子过日子。”杨树昌说。
面对半坡群众的殷切期盼,2019年,该镇投入380万元修通并硬化了6.5公里的进村路和村内道路,彻底啃下了半坡村行路难这块“硬骨头”。
通路后的半坡村,迎来了建设热潮,半年内,或是老房翻新,或是盖新式洋楼,村里彻底变了模样。
“刚听说路通到了家门口,就立即赶回家盖起了新房。”今年年初已经搬进新房的肖本艺高兴地说。
“以前路不通,打工赚钱也不敢买车,去年路修好了就去买了新车开着回家过年。”村民陈坤说道。
据了解,今年年初,该镇投入25万元在半坡实施了美化亮化提升工程,安装了路灯、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卫生清扫制度,整洁的村庄、干净的院落、一幅幅带有浓郁彝族特色的墙体文化让半坡美得更有内涵和底蕴。
通过脱贫攻坚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半坡,下步将在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辐射带动下,更加深动地讲好彝族同胞致富奔小康的感人故事。(郭燚、田庚午、吴振坤、赵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