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立国”迈向中高端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新形势下,如何体现“制造立国”,盛朝迅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制造立国——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路径与对策》一书中给出了许多针对性的答案,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结合对盛朝迅博士研究成果的学习,我理解,新形势下,“制造立国”需要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东部发展与中西部发展、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自身发展与带动全球制造发展的关系,切实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创新能力和产业安全,走一条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国家“卡脖子”“牛鼻子”项目。随着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不断凸现,成为制约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和短板。去年发生的“中兴事件”使我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高新技术领域的激烈争夺将长期存在,发达国家对我国向产业中高端攀升的阻击不会放弃,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
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抓好“卡脖子”“牛鼻子”项目,整合全球创新资源,遵循技术创新规律,充分调动和保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强技术研发、市场应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协同创新,从少数、局部环节出发,早日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和转化新制造技术,加强市民的科学教育、科普工作以及创新的宣传力度,激发大众创新、草根创新的活力,调动全民创新的积极性,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主动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趋势,促进制造业“七化”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技术和产业创新日趋活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一轮工业革命处于加快孕育中。新一轮工业革命呈现出“一主多翼”的技术特点,“一主”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多翼”就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的创新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使生产方式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等趋势,产业组织方式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