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好竹连山觉笋香
在黄兰村,随处可见忙着整理鲜笋的村民。
薛建波老伯每天从顶着头灯开始挖笋,直到太阳当头。他说赶着笋冒尖前挖出来,不然就老了,没法吃了。
丰收的喜悦。
薛老伯到村民家收购当天没有卖掉的笋。
连夜处理挖回来的笋。
竹林变“富矿”
“一年栽竹,两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成荫,五年卖竹度光阴。”在宁德竹林资源丰富的福安市,竹子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沿着这条溪一直往前,100多公里,溪流两岸,道路两边都是竹林。”7月14日凌晨2点多,溪柄镇黄兰村70岁的村民薛建波老伯开着他的农用三轮车,载着记者,行驶在福安市区通往柘荣的104省道上。道路两旁,片片竹林和山黛融为一体,偶尔看到,远处半山腰丛林里,隐约出现点点灯光在移动。“竹林里那些灯光,是在挖笋的林农戴的头顶灯。你看到多少个亮点,就说明有多少村民在挖笋。”薛老伯介绍,为了保证大家吃到真正鲜嫩美味的绿竹笋,有不少林农凌晨一两点就已经出工挖笋。
据史料记载,溪柄镇种植绿竹的历史达400年以上。如今,绿竹产业是该镇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镇现有绿竹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产绿笋5000多吨,绿竹产业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还成功注册了“福安绿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得农业部批准的绿竹笋绿色证书。
在薛老伯眼里,这竹林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富矿,可以让所有的村民富起来。薛老伯告诉记者,溪柄镇绿竹产区有90%以上农户有参与绿竹种植生产。而溪柄绿竹产区主要集中在黄兰、白沙等沿溪一带农村。仅他们黄兰村就有竹林七八百亩,作为福安重点竹产区,竹业纯收入占了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每户村民每年可从竹林中获利10万余元。
每天午夜12时,上山挖笋;清晨4时30分许,运笋下山,到镇里的各个市场批发销售;上午9点至10点收摊回家补觉,下午4点开始到林农家收购没卖完的笋进行加工,晒成笋干。这是薛老伯和其他村民多年来的生活状态。
劳累,不言而喻。可每天瞅着一根根新鲜出土的绿竹笋被抢购一空,收获的喜悦也是溢满了林农们的脸庞。
科技助“刨金”
薛老伯种竹卖笋已有40多年。他是镇里的“笋王”、绿竹笋销售大户、福安“十大绿竹发展示范户”,收入年年看涨。
“种竹子,吃笋子,靠竹子养活,这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背后,没技术可不行!”来到薛老伯家的林地,薛老伯边开始挖笋,边指着看不到边的竹海说,在黄兰村,以承包竹林,生产竹原料,围绕竹子产业脱贫致富的家庭越来越多。
黄兰村,黄土地种绿竹,产出的绿竹笋尤为甜嫩,远近闻名。在薛老伯的印象里,早年,村民多在房前屋后种竹,笋自给自足。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他和村民便开始扩大种植规模。
“早年种竹很粗放,既不锄草也不施肥,就等着出笋,望天收。一亩竹林最多产笋200公斤。”薛老伯回忆说。
近几年,福安林业部门大力推广绿竹丰产栽培技术,科技人员一线指导,薛老伯成为忠实的实践者,家里的十几亩竹林收益丰厚。
“每年12月份开始留竹,一丛竹留6株以下,其余砍掉,以保证生长养分;翌年2月,拨土晒目,即晒竹子的根部,晒上一个月,以提高竹根温度,促进提前出笋;4月,施肥覆土;5月,开始出笋……”聊起种植经,薛老伯张口就来,头头是道。
他告诉记者,往年出笋要等到6月份,新种植技术的应用,使产笋期提早40多天,延长了2个月,至10月份笋季才结束。特别是5月的头季笋,产量还提高了30%,每公斤批发价卖到了20多元,供不应求。
“最多的一天,卖笋就收入快5000元!”薛老伯向记者晒出了“增收账”:他共种竹十多亩,全年光笋的收入就达13万元左右,其中,5月份头季笋就能收入近5万元,延长的10月份还能增收1万多元。
记者发现,每次下铲子前,薛老伯就会先摸竹子的结节处。
“挖笋也是要讲科学的,有人说有没有笋,看地面有没有裂缝。我们都是夜晚来挖笋,虽然有灯照着,视线还是很暗,特别夏天,地上干得都是裂缝,怎么找得过来,一个晚上也挖不到几斤。后来我们摸索出,有没有笋,看母竹结节处的芽苞,芽苞指的方向一定有笋。”薛老伯说着 ,给记者示范。记者发现,薛老伯的找笋方法真的管用,一挖一个准,基本没有放空。
薛老伯在家里修建了冻库,凡是村民当天没有卖掉的笋,他都收回来,处理干净后存入冻库保鲜。“笋挖出来当天吃是笋,放到第二天就是竹,老得咬不动了,只有通过冷冻,保鲜时间就能从常温的两天延长至15天左右。”
村民何爱琴告诉记者,原来村民们挖笋时都很纠结,挖少了怕不够卖,挖多了当天没卖完就只能扔掉,白辛苦一场。自从薛老伯建了冻库,村民们每天能挖多少就挖多少,没卖完的就都卖给薛老伯,再也不怕因卖不完而白辛苦。
增收曲欢畅
因竹而兴,在福安,不仅仅是黄兰村。
溪柄镇镇长陈志韬介绍,福安是“中国绿竹之乡”,全市现有绿竹面积6万多亩,种植范围覆盖全市23个乡镇的236个行政村,年产竹材10万吨,年产绿竹笋1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特别在赛江流域和104国道两旁形成的“百里绿竹长廊”,绿意盎然、竹影婆娑,已成为福安标志性自然生态景观。
而溪柄绿竹种植有数百年历史,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为了防止台风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黄兰、白沙等村农民采取粗放式方法开始逐年扩大种植面积,虽起到了“固土固沙”的效果,但农产业经济效益一般。
近年来,福安市、溪柄镇把绿笋的绿色食品生产放在首位,按照《绿色食品福安绿笋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福安绿笋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的操作规程,在抓好绿竹基地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绿竹“丰产栽培技术”等。还通过收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绿竹种质资源,建立起一个绿竹种质基因库,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解决良种快繁和推广问题,不断扩大鲜绿竹良种的面积,实现绿竹笋生产的良种化。
在采取“丰产培育”技术的示范和带动下,绿竹笋产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据陈志韬介绍,部分绿竹笋亩产量可从传统经营的2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从1500元增至6000元,毛竹平均每亩产值从200元提高到1000元以上,全镇竹农在竹业生产中受益。
有的村通过发展竹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资源变资金”“林区变车间”“竹农变工人”的“三变改革”,更是让传统的竹产业焕发生机。
薛金发介绍, 黄兰村即将引进造纸、竹筷生产企业,将通过“林区变车间”“竹农变工人”的转变,前端竹林管理、培育、采集、加工延伸到林区,竹林变为纸业、竹筷业“第一车间”;竹农通过合作组织,参加竹林抚育管理、竹林采伐和前端加工,解决就业。
风吹翠竹千顷浪,化作百姓致富歌。竹业,已成为福安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后劲十足。(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郑祖辉 吴庆堂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