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查询征信水有多深 征信数据来源成谜
近年第三方个人征信在租车、订酒店等生活场景中的普及应用,令人们愈发重视个人信用记录,也催热了个人征信查询业务。但严格来讲,传统意义的、到银行贷款需要的个人信用记录,主要还是指央行征信库中的报告,该报告目前仅有三个严格设定的查询渠道。但也由于多数用户不了解个人征信,给了一些查询征信的App大行其道的空间,即便在央行明确无授权的情况下,仍有不少相关App在运行。更具风险的是,这类App很有可能收集个人信息后交易给非法机构,衍生出新的“买卖”,用户则最终成为“鱼肉”。
注册环节个人信息已“透明”
近日,央行征信中心在官网显著位置发布一则安全提示称,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实际上这是早已明确的事情”,易观金融业分析师田杰介绍,“目前查询央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只有三个正规接口,第一个是央行征信中心官网,第二个是线下柜台、自助机(全国有2000多个),第三个是商业银行柜台及网银委托查询。”
但提供个人征信查询的App仍未绝迹。北京商报记者日前在手机App应用商店里搜到超过30个个人征信查询App,名称中普遍带有“征信”二字,如中意征信、征信钱包、征信助手等,多数没有评分。
在一款名为“个人征信查询”的App首页,有央行征信中心的LOGO和字样,并注明“征信查询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为您提供准确信息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保障您的信息安全”,但使用手机号注册时反复提醒请求异常。
另一款名为“信用管家”的App,通过手机号能顺利注册,随后在查询征信环节中有身份验证步骤,可以通过回答问题验证或银行卡验证。问题有5道,包括过往办理的信用卡最高额度、过去某时间点的通讯地址等,回答问题后还需要等待24小时。由于北京商报记者并未主动填写更多个人信息,申请个人征信查询的次日便收到短信称未通过身份验证,如查询,需重新提交申请。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按照要求填写,这些核心的个人信息就相当于给了App。
田杰介绍,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提供了三种查询方式,银行卡验证、数字证书验证和问题验证。问题验证的方式最简单,获得的也是最简版的信用报告。“目前市场中的这些App也是利用了这种查询方式帮用户代查征信报告。”
征信数据来源成谜
为何“非正规军”的个人征信查询App会有不错的市场?用户对个人征信缺乏了解可能是最直接原因。融360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近30%的用户并不了解个人征信,仅10%的用户对大数据征信比较了解,因为需要办贷款或信用卡才关注的占比高达84.6%。一连串数字后的结论为“关于个人信用方面的知识普及与教育还亟待提高”。
另外可以印证这个结论的,是很多人在看到央行发布的上述提示后,第一反应称“自己之前曾在一些手机App上查过个人征信”。加上近年来一些第三方机构通过大数据挖掘自建信用评级系统,令一些用户将这套系统与央行的征信系统产生混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征信的数据能应用到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令人们更加意识到信用记录的重要,但却没有弄清,第三方征信的数据多数不受传统银行的认可,并不能作为申请贷款时的依据。
更会令用户迷惑的,还有个人征信查询App展示的各种“靠山”,就如“个人征信查询”App在首页拉来央行做背书。对于这些App的数据是否真的来自于央行,业内人士给出不同说法。
有至少两位业内人士称,提供个人征信查询的App大同小异,都是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后台系统链接到央行征信中心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这些App根据客户提供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查询请求,用回答问题的方式验证客户身份,在24小时内获取并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简单来说,这些App可以视为央行征信中心与用户间的桥梁,非法截获用户信用信息。
不过,上游财经专家顾问江瀚则表示,个人征信App的数据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并不会来源于央行征信中心,因为央行征信只接入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个人征信App一般是采用自己的一整套征信评分体系,但也不排除通过某些金融机构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操作可能。
截然相反的说法,也恰恰反映出这一市场隐藏着大量盘根错节的“暗道”。
衍生的新“买卖”
危险的是,就是在这种征信报告来源是否权威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不少用户却傻傻地将个人信息悉数递交。
田杰指出,代查征信报告最大的风险就是代查机构会保存用户的征信报告,同时获取个人信息,用户会有很大的信息泄露风险。江瀚也表示,个人信息就是数据资产,个人的金融、行为、社交数据可以构成一个人的数据画像,如果自身提供给征信查询App的话,有着较大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信息的“接收方”可能更会令人不安。据了解,一些借贷类平台因无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查询客户征信,会通过征信查询App获取客户征信报告。零壹财经分析师孙爽指出,现在现金贷行业有一个乱象,就是用户信用信息在现金贷产业链条上被不断倒卖,相关机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但实际上并无机构有这样的资质。据了解,倒卖的价格根据数据的“新旧”程度而定,价格在0.1-1.5元/条不等。再加上信息的精准度都非常高,一旦用户不小心卷入此类贷款,很有可能深陷债务陷阱。
此类征信查询App的盈利渠道主要是为现金贷平台引流。在记者的尝试过程中,即使没有通过身份验证,并未获得央行的征信报告,但仍有征信查询App直接给出授信估值,且“关联更多数据可以提升估值”,之后用户可以选择该App合作的现金贷平台申请提现。甚至有一些平台把这种向现金贷平台的引流直接写在App名称中,例如有App直接起名为“征信借贷款”、“征信借钱”、“征信贷款借钱工具”等。
“这已是行业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该分析师说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利益,征信平台如果不赚钱他们为什么做征信呢,既然做征信了,肯定要用征信产品赚钱。”这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孙爽表示,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信用状况没有在传统金融机构留下痕迹,因而无法被官方征信系统看到,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服务他们。而现有的市场征信机构也还没法名正言顺地服务他们,只能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如果我国的征信体系能够更加完善,行业风控成本则有望降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