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舆情
-
新纳米开关让光子在芯片间“跑得更快”
美国和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光学开关,让光能在20亿分之一秒内在芯片间移动,这一速度远超其他类似设备。研究人员称,这款紧凑型开关是首个能在足够低电压下运行的开关,因此可被集成到硅芯片...
-
一箭双星!快舟一号甲实现"一周双箭"
11月17日18时0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阶段A、B卫星(KL--A、KL--B)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我科学家研获高性能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日前成功制备了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与使用商业氧化铟锡(...
-
冲上云霄“躲”子弹 军事通信信号这样抗干扰
不同于民用领域,在军事领域,通信技术会面对干扰更多、更复杂的环境。于是,为满足作战需要,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问世。这种军事通信方式,以抗毁、抗干扰和抗截获(以下简称三抗)能力强、传播...
-
“两洋一海”观测网实现实时化
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船队平台之一的东方红3号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圆满完成黑潮延伸体综合科考任务,顺利返航抵达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在本航...
-
中子星并合产生重元素锶首次被确认
2017年,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引发科学界一片狂欢,但故事并没有结束!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对这次并合产生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首次确认重元素...
-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 微藻是单细胞生物,...
-
双曲线二号运载火箭2021年执行首次入轨发射任务
18日,正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关村论坛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上,国内首枚入轨级别的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双曲线二号首次公开亮相,计划于2021年执行首次入轨发射任务,或将填补我国...
-
“猴子”没让人失望 暗物质卫星“悟空”探天再立新功
国庆期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内暗物质卫星监控大厅内,仍有科研人员在加班。当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国庆的氛围中,作为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悟空依旧奔跑在5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忙忙碌碌。 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