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歌曲领军创作人才 用律为时代放歌
歌曲的民间性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先秦的《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诗经》中的《风》就采集自民间歌谣,包括两宋时期的宋词,都体现了歌曲这种曲词兼备的艺术形式之魅力。同时,歌曲还是时代的风向标,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风俗、思想潮流、政治氛围和百姓生活。
到了现代,歌曲的这一特性体现得更为显著。过去几十年,歌曲在文艺宣传战线发挥着重大作用,几乎每个历史关键节点都有一些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流传下来,它们反映了社会变迁,反映出人民的精神面貌,成为时代的印记——
《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凝聚了人心,《解放区的天》唱出了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无比喜悦,《我的祖国》唤起了华夏儿女对美好家园的深深眷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人民对党的感激之情和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歌唱祖国》表现了建设新中国的昂扬斗志,《春天的故事》表达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渴盼……
身处今天这样一个波澜壮阔、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同样需要优秀的歌曲来唱出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呼声。而相比起来,当下的歌曲创作虽也热闹繁荣,却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精品不足;小我的、个性化的作品较多,而大我的、民族的创作较少;作品同质化;歌词空泛,音乐形象概念化、不接地气等等,尚不能满足时代的迫切需要。
为此,主流音乐界尝试各种方法,付出了诸多努力,其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青年词曲作家高级研修班,令笔者颇受启发。近日,第五期高研班刚刚在泉州闭幕。从2012年启动以来,算上中间的一期特别培训,高研班总共举办6次,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找准符合艺术规律的定位
高研班有着符合艺术规律的精准定位。众所周知,与器乐、歌剧等其他音乐创作相比,歌曲创作有其特殊性:入门相对容易,作品和创作者数量众多;但简练不等于简单,想要创作出最优秀的歌曲作品,同样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资源去提高创作者的普遍水平,并不现实;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更有实效。高研班一开始就将目标制定为“培养最顶尖、最高端的创作人才,成为未来的名家、大家的孵化器”。与之相应的,招生标准也很高——入选学员基本都是已经在业界取得一定成绩、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过奖的青年音乐人。
高研班有着持续的培养机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才的养成也非一时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磨砺。与通常的培训不同,高研班会安排学员多次参加,如第一批学员大多连续参加了三期甚至更长;此后每期开班,老学员也基本能占1/4以上。除了“课堂”,主办方还持续为高研班的学员提供各种机会与平台。如“青年音乐人才扶持计划”,高研班学员有机会被优先推荐。又如很多活动原本需要由地方音协推荐参加,但有些学员是“圈外人”,与音乐界联系不多,还有不少学员由于年纪轻、资历浅,尚未成为地方音协会员,因此不具备参加资格,而高研班却为学员们提供了“直通车”。
用“世界语言”谱写“中国故事”
对培训内容甚至培训地点的选择,都经过精心设置。从编曲到填词,从制作到配器,从文学性的改进到思想认识的提高……课程涵盖面很广。尤其是在思想教育这一点上,高研班下了很大功夫。和老一辈创作者相比,如今的年轻人受过的音乐教育更全面,音乐素养更高,他们不缺对西方先进创作理念的把握,而缺少对现实的深入了解、对时代的深刻认知、对民族音乐语言的吸纳融合。换言之,他们很早接触到“世界语言”,缺的是“中国故事”的积累。此外,中国的社会巨变实在是太大了、也太快了,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青年人的认识也同样有可能还停留在过去——比如不断重复自己、缺乏创新,亦是一种跟不上时代的表现。高研班的课程可谓抓住了痛点。从东莞、遵义到泉州,培训地点的几经变化,也分别配合了当期的结业创作主题。在东莞,可以亲眼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遵义既是红色教育基地,也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之一;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文化在此交融……没有创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出不了精品的。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就得走进生活,从采风中,从体验当地的衣食住行中,从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接触闲聊中,把自身放在环境里浸染,才能获得。
同时,高研班还有充分的交流研讨机制。每位学员都要提交一首作品,老师会和所有学员一起对作品一一点评,这是每期高研班的“重头戏”,针对性很强,对学员的帮助和提高效果非常显著。在这里,大家专讲问题,直白尖锐,一切都要按精品的标准来。有学员感慨:从业快20年了,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直率真诚的评价。
有了以上这些用心至深的举措,高研班的成就不难想象。无数学员在这里获得了飞跃式的进步,甚至“脱胎换骨”。如学员韩钢,他是石油钻井一线工作者,平时爱好作曲,高研班使这块璞玉渐渐被雕琢成型,作品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两项大奖。还有词作者杨玉鹏,甘肃武威的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他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很有天赋,经过培训,他也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从最基层走到中国音乐最高奖的殿堂,这两名学员的经历,可以说是高研班的完美注解。
在这个分众化时代,歌曲的分类太多,传播渠道太广,像过去跟着广播电视全民学唱一首歌的景象,已经一去不返;但同时,互联网仍然为“爆款”歌曲的流行与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很多活跃在各个分众平台里的创作者,他们有才华有潜力,写出的东西却只迎合了小圈子的趣味,高研班的初衷,就是把这些人才挖掘出来,尽可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打破平台的阻塞、促进青年创作者内部以及青年和老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使他们能够写出更加贴近人民、贴近时代的作品,为更多人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文化热点]2019年演技竞演类综艺即将爆发 何炅当评审遭质疑
- [文化热点]"知否"湖南卫视定档 冯绍峰赵丽颖演绎夫妻"
- [文化热点]南方盛典电视剧年会召开 尤小刚:好的电视剧就像盖房子
- [文化热点]"屏保CP"感动观众 《大江大河》的时代很纯很真实
- [文化热点]《大江大河》收视登顶 厚重题材不只是父母辈的“菜”
- [文化热点]线下+线上一体传播 电视"牵手"网络好看又好玩
- [文化热点]《天水来的姑娘》:礼赞新生代进城务工者
- [文化热点]八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即将播出
- [文化热点]影视圈年轻力量崛起 新生代演员扛戏还得靠真实力
- [文化热点]电视媒体深度参与政府工作 《向前一步》搭起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