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剧透”
原标题:《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剧透”:山水林田湖草美 坐游神州话生态
《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作为央视新春贺岁档的颜值担当,可谓实至名归。它以中央电视台开年之作闪亮登陆CCTV科教频道春节黄金档。这是全国首档大型生态文化节目,以美丽中国、生态保护、地理文化为主轴,未曾播出,便引发各界的强烈关注。究竟有那些亮点值得提前“剧透”呢?以下咱们就一一盘点:
这些地方,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绿水青山看中国》的核心理念。为了让理念落地生根,节目组通过哈尼梯田、海草房、桑基鱼塘、双心沪等传统农耕和海洋文化,传达人地和谐的生态观念。须知,哈尼梯田、海草房可都是炙手可热的目的地哦。
云南哈尼梯田
海草房
看生态热词的别样解读
生态热词如何解?地理科普知多少?
第二季的《绿水青山看中国》,将有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生态文明热词金句轮番登场。譬如为什么说青藏高原的保护关乎亚洲气候变化;库布齐沙漠作为全球唯一实现沙漠变绿洲的地方,为治理沙漠的全球性难题提供了怎样的中国经验。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海绵城市、蓝天保卫战、生态屏障、长江经济带、国家公园、美丽乡村、留下乡愁,这些近些年来高频率出镜的生态热词也在节目中生动解读。
山水林田湖草,九个章回展开一部大气磅礴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共分九场,经过深入解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九场节目主题定位为绿水、青山、林草、湿地、沙土、生物、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家园。它们和 “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系统相呼应,全方位解读和宣讲生态文明思想,既突出重点,又兼顾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听参赛选手堪称传奇的中国故事
《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的选手同样来自各行各业,但几乎每个选手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有的选手所经历的往事、所从事的行业、所拥有的技艺,堪称传奇版的中国故事。
如开创“叶脉刺绣”的贵州女孩杨丽,舆情网,把苗绣艺术和当地自然资源相结合,带领村民把落叶变财富,实现脱贫。
来自国家电网的女飞行员马洋,每天驾驶直升机在空中巡视输电线路,练就了高超的飞行技术。为保护绿水青山,野外建设高压塔时,她们把电力物件从空中准确投放在指定地点,从而减少对沿途森林和植被的伤害。
曾经在天眼FAST课题组学习实践的沈宇洲揭秘天眼大锅布满孔洞,为底下的动植物留出雨水和阳光的通道。
九零后小伙子马菲峰,一个极度恐高症患者,竟阴差阳错变身空中飞人,百米高空检修高压输电线路,顺便收获俯瞰大美山河的特殊福利。
四川巴中美丽姑娘张嘉玲,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地图曾经是连接她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之间的亲情纽带,却意外打开了一扇通往幅员辽阔大美中国的窗,如今她成为一名地理老师,为家乡一颗颗童心带去心灵营养。
借助实物直观呈现题目
在节目现场,通过实物和专业嘉宾直观呈现竞赛题目。譬如国家天文馆的张超现场展示显微摄影下,取自不同沙漠的沙砾形态,看似千篇一律的黄沙,竟然千姿百态,如晶莹剔透的宝石。大自然不仅有气势磅礴的壮美,微观世界也无比惊艳。
北戴河砂砾
青岛滩涂砂砾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郑新庆,现场展示美丽的珊瑚礁水世界。他所在的项目团队在我国三亚、涠洲岛等地开展了水下造礁珊瑚的苗圃培育,珊瑚礁生态修复等研究和示范工作,成果显著。
珊瑚
在中国80%的自然保护区都安装了红外相机,这些“秘境之眼”以最独特的观察自然的视角,记录下了最真实的动物狂欢节。这些罕见画面以试题方式在节目中展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肖治术老师展示红外相机镜头下的保护区,原来它们是这样的存在。
在线虚拟再现大美中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把大自然搬到演播室也成为可能。为《绿水青山看中国》量身定做的VR虚拟互动产品,将使演播室小场景的虚拟动画和大屏幕影像相互配合,细节更加生动。同步创设美丽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
(责编:吴亚雄、蒋波)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资讯前沿]济南未来三年建设养老设施160处 建立疫苗追溯体系
- [资讯前沿]国内首次!联通完成极寒环境下5G网络4K传输测试
- [资讯前沿]中国去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3万亿美元
- [资讯前沿]都能看!教育部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我...
- [资讯前沿]江苏住建行业党委召开脱钩协会党建工作述职会
- [资讯前沿]中国文化2018: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 "中华风采"绽放世界
- [资讯前沿]国家发改委:去年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44万人次
- [资讯前沿]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稳中有进迈向高质
- [资讯前沿]横岗街道首个党建主题公园启用
- [资讯前沿]2019年1月20日国内、国外时政热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