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改革开放40年上海出版的好书(2)
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英国作家勃朗特的《简·爱》,简·爱作为追求自由、拥有自尊自爱性格的女性,迅速成为我国青年女性追求精神成长的新榜样。这本并不厚的小说在当时掀起了一场风靡全国的“简·爱热”,并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随后越来越盛大的引进国外文学作品的出版热潮。新世纪以来,在翻译类小说中再一次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阅读关注热点的,当属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超级畅销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小说200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第一时间引进出版,取得了惊人的100多万册的销量。
1992年,知识出版社独具慧眼,出版了当时尚不太知名的学者余秋雨的随笔集《文化苦旅》,面世后一纸风行,开启了学者大散文的创作之风,出版至今销量逾千万册,还不算各种数量惊人的盗版。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学者易中天的《品三国》,借着央视节目的影响力,《品三国》一书将学者散文又推向了一个高峰,很多读者惊呼:历史还能这样解读。
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王安忆的《长恨歌》将目光投向了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悲欢传奇,细细揭示了时代惊涛裹挟下而能不动声色的上海这座城市的柔韧“里子”。随着海派文化近年来的逐渐发展,这本小说的影响力也逐渐超出文字读者,而辐射到了戏剧影视等领域。
为上海这座城市画一幅精神画像,渐渐成为上海作家和出版界的课题。而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和都市气质,也成为文学创作不绝的灵感来源。201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小说被誉为一部写活了上海市民群像和气质,写尽了一座城的沉浮歌哭的当代传奇。《繁花》获得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小说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除了推出上海本地作家的重要作品,上海出版界始终放眼全国,密切关注国内一流小说家的创作。200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作家莫言的小说 《蛙》。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上海文艺出版社在此之前早已大手笔买下莫言大部分重要小说的版权,尽占了莫言作品出版的先机,展示了上海出版界的眼光与魄力。
在童书出版这一块,上海亦是具有过硬的拳头产品的出版高地。少年儿童出版社有几本 “经典童书”,长年稳居销量榜单。最为深入人心的,当属可怜、可爱的小三毛形象,他是上海画家张乐平奉献给全国人民的著名儿童漫画形象,影响了几代人。199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把 1949年前的《三毛流浪记》,和反映 1949年后过上新生活的三毛新漫画合起来,出版了《三毛流浪记》(全集),成为少儿社的当家招牌图书。据李名慈副社长介绍,《三毛流浪记》(全集)出版至今,印量已无法统计,是个天文数字,每年至少发行几十万册。而该社另一本重要童书《十万个为什么》,则是著名科普读物,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十万个为什么”这几个字,已不仅仅是这一套书的书名,而几乎成了一句当代成语。《十万个为什么》在一代代读者心目中建立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长销不衰,在少儿科普类书中,稳居金字塔顶端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该书有过多次增补和修订,其中第三版影响尤著,对当代科技知识的吸收和增补也堪称及时。新世纪面世的第五版《十万个为什么》,则邀请了22位两院院士担任编委,保证了这套书知识的准确性权威性,语言通俗,老少咸宜。第五版的广告语:“一辈子用得到,几代人忘不了。”可说是对这套书的贴切评价与总结。2007年该书获得了极具分量的“首届政府出版奖”。此外,少儿社还有一本耳熟能详的经典图书,就是林汉达先生撰写的《上下五千年》,该书是少儿社在改革开放后打响的第一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讲历史,就看《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中国孩童是没受过这几本漫画书和科普读物的影响的呢?
童书和教辅书争相“走出去”
改革开放40年来,除了阳春白雪高大上的出版物之外,另有很多图书,或许在学术上看不出有什么创新突出,在内容上也谈不上高雅大气,却展示了出版界接地气、重实效的选题思路。
比如198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生活类图书,《上海棒针编结花样500种》,在改革开放之初,适应了人民急于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日常审美的集体心理需求,风行全国,和上海同时期的一些服饰杂志、生活常识普及读物一起,共同打造了上海作为时尚高地的城市形象。
而教辅类图书作为出版业的香饽饽,从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海出版界亦有精彩手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课一练》系列就是其中绕不开的精品教辅图书。自上世纪90年代出版以来,该系列早成了全国千万家长们所信任的华师大版知名教辅,长销不衰。据华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介绍,目前《一课一练》系列每年的码洋达4000万元以上。
尤其值得提上一笔的是,2015年,数学 《一课一练》还成功地实现了 “走出去”,被英国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翻译引进,并采用在英国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该书英文版封面保留了“一课一练”四个中文字,但书名译成了《基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的上海数学》。在亚马逊网站上,外国家长们的购书留言大多十分热情,对《一课一练》英文版的教学效果持肯定和欢迎态度。这样的顺利走出去的“国际影响”,在我国教辅类书中可能尚属首次。
在出版码洋非常集中的童书出版领域,多年来由引进版童书笑傲江湖、国内原创童书乏善可陈的局面也大有改观,原创童书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锻炼,培养了一批新锐童书作者,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男生贾里》(秦文君著),以及《布罗镇的邮递员》(郭姜燕著)均为其中的佼佼者。《布罗镇的邮递员》在好书济济、经典众多的少儿社,无疑属于“新人”级别,但面世两年来,已获得了包括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2016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并出版了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埃及等语种版本,还被德国图书馆列入向德国青少年推荐的“白乌鸦”书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了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