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已成为航天发射的骨干力量(2)
最近几年,商业航天概念风靡一时。不断重返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更是备受业界瞩目。已经耄耋之年的余梦伦言语中感慨道:“中国航天人能够走出去,和同行深入交流,见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思路变得更加开阔。”
而这背后,同样离不开研制人员尤其是年轻研制人员的坚守。
比如,那10名研究生中毕业留下来的2人,人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祝学军、杨建民,后来这两人成了夫妻,若干年后又分别成长为型号总师。
未来靠谁?
如今则是另一番光景,“皇粮”再次多了起来。
翻开长征火箭发射历史,龙乐豪发现,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到2007年6月1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到2014年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如今,长征火箭完成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
“前30年技术水平与航天强国相比处在落后地位,无论是火箭性能、可靠性、生产能力、年发射次数等方面都无法与主要航天强国相提并论。”龙乐豪告诉记者,如今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折射出的是我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除了探月、北斗、载人航天等“皇粮”供给,社会上的资本也越来越多地流向航天,长征十一号、快舟、“朱雀”等商业航天愈加频繁亮相。
李根告诉记者,老牌军工院所里有一些骨干正在被商业航天公司“挖”走,但像他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基本都还留在这里,“这里,依然是我们年轻人最好的选择——来了,就是挑大梁!”
据担任此次任务“01”指挥员的鄢利清透露,以前培养指挥员至少要三四年以上,如今,在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锻炼磨砺下,培养周期能够缩短至1年。
1987年出生的贾桂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测试发射工作至今两年多,已由一名岗位操作手成长为系统指挥员,并成功执行长征二号丙、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等多型号火箭。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贾桂文就是现场的代表之一。贾桂文告诉记者,正是在高密度航天发射实战任务中,自身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快速成长,“以前一年到头就几发火箭,哪来那么多锻炼机会?”
“300次”对81岁的龙乐豪来说,也是一个新起点,他在自豪之余反复提到“差距”,只有牢记自主创新这条“主线”,中国航天一张蓝图绘到底,才将迎来更新发展——
到2020年,长征系列主流运载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25年前后,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到2030年前后,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为载人登月提供强大支持,并为火星采样返回提供强充足的运载能力;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这些都要靠年轻人!”
龙乐豪说自己眼下最“忙”的事,就是“保驾护航、谋划未来、提携新秀。要在重大航天工程上帮助年轻人,对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优秀年轻人,予以举荐,让他们加速成长”!(邱晨辉)
(责编:木胜玉、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