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发布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近日,由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编写的2020年《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发布,反映出数字孪生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
作为新基建背景下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白皮书对当前我国数字孪生的技术热点、应用领域、产业情况和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收录了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能制造、智慧健康6大领域的31个应用案例。
相比于往年,此次白皮书重点考察了我国数字孪生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指出数字孪生将从以下六个应用层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产业升级;二是贯通工业生产信息孤岛,释放数据价值;三是统筹协调系统内外部变化,实现资源能源优化配置;四是实现全要素数字化,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五是优化城市设计布局,打造科学公共服务体系;六是基于医疗大数据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公共健康保障效率。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技术复杂、业务类型多,需要信息、通信、应用多领域协作,并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智慧城市部分领域标准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影响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
以白皮书中被引用最多次的智慧城市领域重点标杆案例特斯联为例,其AI CITY拥有多维感知,多维数据,中国舆情网,多维智能的特点,很好弥补了此前智慧城市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导致出现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硬件和系统重复开发,数字孪生生态难以完善的弊端。
同时,在城市的顶层设计层面,特斯联也为数字孪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落地方式。即通过AI CITY的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平台底座,适配于上层各种不同的垂直场景应用,以满足城市数字孪生通过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方式全面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虚拟映射的初衷。
数字孪生是指具有数据连接的特定物理实体或过程的数字化表达,可以保证物理状态和虚拟状态之间的同速率收敛,并提供物理实体或流程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集成视图。
数字孪生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智慧城市。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近 1000个提出智慧化发展的城市中,有近500个中国城市,占全球数量的 48%。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承载平台。2019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规模超过900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预计到 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
当下,为了促进数字孪生在具体应用领域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标注。在智能制造应用领域,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的2项IEEE系列标准《智能工厂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达系统架构》(P2806)、《工厂环境中物理对象数字表示的连接性要求》(P2806.1)已成功立项;2项国家标准《智能制造虚拟工厂参考架构》《智能制造虚拟工厂信息模型》已处于报批阶段;1项《信息技术数字孪生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已提交立项。(吉翔)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深圳“尝鲜”数字货币渐行渐近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 [资讯前沿]人工智能学会发布系列AI皮书促进AI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 [资讯前沿]指静脉认证技术在台式电脑中应用
- [资讯前沿]“春雷”秋实:阿里巴巴发布新一季财报中小企业、产业带发力数字化
- [资讯前沿]北京老年人数字生活探访“智能”有门槛老人很犯难
- [资讯前沿]“新科技+安全”赋能智慧城市为数字经济插上腾飞翅膀
- [资讯前沿]数字经济时代,AR、区块链等技术赋能创新创业
- [资讯前沿]迎接“数智”时代数字化给制造业带来哪些新变化
- [资讯前沿]数字化转型:“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新基建”
- [资讯前沿]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数字服务的便利(金台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