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重污染进入“高发期”,新一轮治理攻坚如何行动——科学治污:减少重污染天气降低PM2.5浓度
10月21—2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今年入秋以来首次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28日开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污染天气,7个城市出现重污染天;30日,北京空气质量从轻度污染转为中度污染。秋冬季是空气重污染“高发期”,今年大气治理攻坚行动重点是什么?科技如何支持精准治污?
“今年攻坚行动总体考虑是,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坚持精准、科学治污,做好煤、电等能源保供和保障温暖过冬等工作。”10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说。
聚焦到59个城市,精准施策
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数分别下降70%、65%,长三角地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尽管如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仍是全国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5%以上。
吴险峰说,今年攻坚重点包括,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钢铁业去产量要求、实施散煤治理、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强化秸秆焚烧管控等。
“将聚焦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重污染天气,做针对性调整,突出精准、科学和依法治污,反对一刀切。”吴险峰说,根据大气污染新特点、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和区域传输规律,从去年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聚焦到59个城市。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9个城市基础上,中国舆情网,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东东南部及河南南部共20个城市。59个城市根据PM2.5控制浓度、重污染天数目标,实施重点行业差异化减排,即环保绩效好的企业可以不错峰生产或实施自主减排等。
“据测算,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在3成左右。推动清洁取暖,将是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吴险峰说。
推进清洁取暖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重要政策措施。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已完成约2500万户清洁取暖改造,今年还将完成348万户左右。
吴险峰说,推动清洁取暖还要保证百姓不挨冻。因此,供暖设施已改造完成但未经过一个完整取暖季运行检验的,不允许拆除原来供暖设施,“原来烧煤就烧煤,不允许拆除”。山区和不具备改造条件地区,可通过烧清洁煤、秸秆及其他生物质燃料取暖等。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里专门安排了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并已全部发放到地方。
“千里眼”无人机,创新科技执法
科技对大气攻坚支撑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部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说,我国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省级和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来7天的逐日空气质量预报,重点区域未来7—10天空气质量预报,全国及重点区域未来15天的空气质量趋势预报。
大气监测站点数据联网也提升了监测、预报的精准度。截至今年9月底,1734个国控站点、3282个区县站点实现数据联网共享,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区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449个乡镇站也完成与国家的数据联网。
在创新科技执法方面,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督察专员李天威说,深化“千里眼”大气环境监管。通过卫星遥感、地面微站、无人机、大数据等手段,将重点区域39个城市42.8万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6万个3千米×3千米网格,从中筛选出5000个PM2.5浓度较高的热点网格进行“千米级”监控,精准识别出上千个500米×500米小网格实施“百米级”监管。加大新技术手段应用,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体系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监控等物联网手段,提升智慧化监督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