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热点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手绘比赛”回归良性生本立场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01-24
导读:学生本身就是推动教育创新、实施教育变革的力量,“以生为本”的教育立场,在于无数欣喜的眼神、微扬的嘴角、欢愉的口吻、凝神的蹙眉中适时的予以理解和助推。

  当你穿行在600幅或彩绘或素描、或精简或细繁的手绘稿中,被科幻风、呆萌风、写实风等个性化的“二次元”表达震撼时,是不是以为自己身处画展?其实,这只是杭州学军中学于近日举办的一场别出心裁的“生物细胞绘画比赛”,参赛对象均是高一新生。当该校的高勇老师“晒”出不少堪比教科书般精准的作品时,立马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汹涌而至的点赞与转发,使之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场热议的中心。(《钱江晚报》10月29日)

  许多人小时候有涂鸦的习惯,最简便的就是在教材插画上根据个人的喜好来个“再创作”。比如,语文教材中的一幅杜甫插画,因涂鸦改绘后衍生出成百上千的版本,被网友戏称“杜甫很忙”。学军中学的这次绘画比赛,灵感虽不是来自涂鸦,但学生在作业本中呈现出的绘画技巧与表达张力,包括着色、体例、布局、风格等,让心细的老师嗅出了“可资效仿”的味道。略一“怂恿”,果然响应者众,且藏龙卧虎,精品迭出。

  为什么许多孩子喜欢画画?这其实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密不可分。就思维方式来说,动作思维、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既对应着儿童由低到高的年龄段,也对应着不同的性别潜质和心理特征。这些异质思维不能简单地认为孰优孰劣,唯一的判断标准在于对认识、情感需要的满足。孩子喜欢画画,不仅是具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的补充,也是一定文化心理、审美志趣的集中表达。

  那么,教育怎样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答案可能并不在宏大的顶层设计中,而仅仅是在无数幽微的细节中,找到对生本立场的回归与表达。比如,生物、物理、地理这些实证性学科,在发展之初的理论原型都有着具体的对象。生物学家达尔文之所以能提出进化论,与其在实地科考中留下大量实物、图片、临摹不无关系。学生明天的智能结构越是抽象与演绎,越是发韧于今天的具象与描述中。

  而今,教材中有许多插画、照片,甚至还包括特定的实验。课堂中,学生对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形式的不同“亲和度”,往往是新的教育生成的生命力所在。令人感叹的是,当下不少地方学校抓不住这一契机,令教育者往往无视生本立场,陷入彼此内耗的低效怪圈中。最常见的就是将立体实验下的“动手做”降为黑板平面上的“动手画”,甚至降为线性重复的诵记和默背。

  欣慰的是,我们看到杭州学军中学正以绘画的方式,还原知识的探索过程,重回学习的基本立场,包括尊重认知过程和个性差异。当然,除了绘画,音乐、动漫、影视等符合孩子审美与认知习惯的元素,均具有不可小觑的建设作用。例如在高年级,全球性的STEM项目学校的建立,就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站稳基本的生本立场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形式新颖的手绘比赛虽是“首届”,但早有多年的累积,属于水到渠成。据高勇老师介绍,学校有高一新生暑期绘画生物图片的传统,而正是“00后”的生物细胞图画得越来越好,才催生出这场“秀”。任何教育的改良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学生本身就是推动教育创新、实施教育变革的力量,“以生为本”的教育立场,在于无数欣喜的眼神、微扬的嘴角、欢愉的口吻、凝神的蹙眉中适时的予以理解和助推。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教师)

编辑:admin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