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我感到惭愧”不该是孤例
郝如翔,53岁,山西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长。近日,因“卧底”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讲座骗局,并一举端掉保健品推销团伙而走红网络。郝如翔在工商局工作已近30年,一头白发。他“卧底”查处保健品讲座的视频在微博上播放740多万次,网友纷纷点赞。
因为郝如翔的“卧底”,当地这个保健品推销骗局中的假“专家”身份被拆穿,受骗老人们的钱财当场得以退还,团伙主谋被行政拘留。但即便是“成功破案”,较之于那些“大案特案”,这样的案件显然并不具备太多的“网红元素”。
可“卧底”的郝如翔却因此而走红,并受到网友点赞。究其原因,与其说是郝如翔曾“先后多次‘卧底’,共打掉类似团伙10余个”所取得的执法成果,不若说是作为一名工商局副局长的郝如翔并没有对近乎司空见惯的保健品会销见怪不怪或假装看不见,而是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避免了更多老人被骗,这种表现呼应了公众对一名公职人员应有之担当的期许。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郝如翔的回应更是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某种“初心”和坚定的角色意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工商人员,应该用一技之长来尽责。那么多老人上当受骗,我心里确实感到惭愧,我自然要去侦查。
“那么多老人上当受骗,我心里确实感到惭愧,我自然要去侦查。”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缺乏“官员忏悔”故事的时代,可当这样的话语从一名常年“卧底”的局长口中说出,无疑显得真诚,并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而结合现实,这句话,还可以也应该替换成更多的句式:“那么多廉价药消失,我心里确实感到惭愧”、“那么多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我心里确实感到惭愧”、“那么多被污染的土地上还在生产着镉大米,我心里确实感到惭愧”……
当然,这种基于公共立场的“惭愧心理”,不是一般意义上公关表态的万能敷衍句式,而是源自一种本能的角色自省,是一种必要的耻感。一旦这种耻感丧失,特别是公职人员和公共部门缺乏耻感意识的驱动,也就意味着所谓的履职、负责,异化为一种机械的应对,甚至走向失职、尸位素餐。
社会转型期,谈到某个问题,一旦超越对个案的剖析,就很容易上升到对“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谈问题,追根溯源是必要的,但这种惯性的思维模式或是话语泥淖,也往往不自觉的隐含着某种逻辑陷阱,要向宏大命题要解药,那个案中的当事人、责任人似乎也就可理所当然的将责任的缺失和过错当成是“逼不得已”和“身不由己”。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身是集体耻感意识缺乏的结果,反过来又继续阻碍着耻感意识的生成。于是,“坏事情”变多了,反倒成了“虱子多了不怕痒”,寻找“合理化”的避责借口取代尽责、担当,成为相关责任者的应对之道。
确实,当前很多社会问题都有着系统性原因,需要制度性修正,才能达到根治之效。但并不意味着即时的责任担当可以隐身,更不意味着直接责任者对可见的伤害可以心安理得。毕竟,任何系统和制度的优化,都是从激活个体和部门的担当意识开始的,都离不开个人耻感意识的推动。
因此,“那么多老人上当受骗,我心里确实感到惭愧,我自然要去侦查”,这样的责任担当和耻感意识,不应该仅仅是一名工商局副局长的个人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