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 电动汽车业亟待转型
本期,中石油发布中期业绩报告,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了九成多,引发媒体关注解读。舆论普遍认为这或许与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有关。新能源方面,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将逐年抬高,企业能不能跟上政策退坡的进程,并在退坡周期逐渐走上主要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败的一个关键。电力方面,目前,五大电力集团都在积极地处置、盘活煤炭资产,华能集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两项煤炭资产等受到关注。本期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详见下表。
① 监测周期:2016.8.22-2016.8.28。②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中石油上半年净利润缩水九成多
【舆情概述】8月24日晚中石油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6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额人民币7390.67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5.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5.31亿元,同比去年大幅降低97.9%。
截至28日晚间,三桶油2016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受困于油价下跌,三桶油的业绩均有所下降。中海油自2001年上市以来,其半年业绩首现巨亏,亏损额高达77.4亿元。中国石化表现相对良好,实现营业利润343亿元,同比下降12.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59元。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中国石油表示,主要是受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以及原油、天然气等产品销售量增加综合影响。油价下跌导致探明开发储量下降、折耗率上升,油气资产折耗增加。
【舆论观点】对于中石油的上半年财报,市场人士指出,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或是国内油企业绩受挫的主要原因。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娜认为石油公司业绩下滑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上半年,国际油气价格继续走低,这令以勘探、开采为主要业务范围的中石油、中海油不堪重负,开采成本维持高位,利润大幅下滑;二是国内成品油需求表现不佳,批发环节出现大面积亏损,即便中石油终端加油站拥有可观的利润,但是盈利占比偏小,难以抵挡整个集团的利润暴跌。
媒体方面,《新京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中石油净利暴跌97.9%所透露出来的信号是其经营模式单一粗放,诸多领域有待提升产出和效率,改革力度需进一步强化。《华商报》评论中石油“创下了其上市以来最差的半年报业绩”。
【分析研判】此次中石油利润缩水的相关舆情关注高峰集中在8月25日,此后舆情迅速回落。8月28日,随着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半年报的陆续披露,三桶油的业绩比较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相关舆情声量稍有提升。
整体来看,“三桶油”普遍面临业绩承压,一方面,原油价格暴跌对勘探生产业务是巨大利空,油气价格及行业需求的显性因素为此不利局面提供了一定的合理化评价出口。特别是随着炼油和化工业务成本的下降,对于进口原油近八成、炼化业务占比较大的中石化来说,利好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以中石油为例,利润严重下滑且被称为“创下其上市以来最差成绩”,舆论对油企业绩普跌背后的深层诉求上升。在油气改革与国企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三桶油”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显现,加强投资决策科学性、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强化成本控制等舆论引导,将为企业转型期维护与提升形象奠定基础。
补贴政策启动退坡 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会“刹车”吗?
【舆情概述】从今年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开始退坡。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财政补贴政策近期将有所调整:一是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补贴政策,在保持2016-2020补贴方案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和产品的门槛,使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能够获得财政补贴,相反的就得不到补贴;二是完善补贴标准;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四是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舆论观点】不少业内人士分析称,补贴政策的退坡,并不等于产业扶持政策的全面弱化,只是扶持方式发生了调整,带来更多的是积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新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督促企业抓紧研发降低成本,生产符合环保和市场需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我国的电动汽车面临一大挑战,就是随着政府补贴政策进入退坡通道,电动汽车性价比提高的进程,能不能跟上政策退坡的进程,并在退坡周期逐渐走上主要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败的一个关键。
【分析研判】在本期监测周期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的舆情高峰集中在8月22日,《经济参考报》刊发《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今年起退坡》一文得到各门户网站的大量转发,此后舆情声量逐步回落。
天价补助金极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此同时,补贴驱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也逐步显现。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动力已经到了由政策驱动向创新政策双驱动的转型期。购车补贴的退坡,确切地说是政府支持政策向促进创新的转型。在购车、补贴逐步递减的同时,在研发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企业在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电控技术、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良好表现,将为其赢得转型初期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口碑。
电力企业集中抛售煤炭资产 煤炭业务何去何从
【舆情概述】日前,华能集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旗下的内蒙古益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及33925万元债权和内蒙古北联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吴四圪堵煤矿全部资产。两项煤炭资产挂牌价格合计达到8.68亿元。这是华能集团第二次出售亏损煤炭企业,去年6月,华能集团旗下华能煤业有限公司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山西石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39.2%股权,挂牌价为4650万元。
此外,8月17日,*ST新集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已与中煤集团签订无偿划转协议,国投公司拟将持有的公司30.31%的A股股份无偿划转给中煤集团,成为央企剥离煤炭业务的首例。据统计,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电集团五大电力集团均持有煤矿,总产能17966万吨。而目前,五大电力集团都在积极地处置、盘活煤炭资产。
【舆论观点】益蒙矿业的连年亏损,或是导致华能转让该资产的直接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此前大上快进的煤炭项目隐患集中爆发,是电力企业煤炭业务困局的主要原因,并导致管理不善、连续亏损等问题频频显现。安迅思煤炭分析师邓舜表示,此次华能转让煤矿资产,应该是早前做出的决定,按目前的煤价情况看,煤价开始上涨,市场开始出现缺煤情况,电力集团煤矿的亏损情况应该会好转。
对于电力企业煤炭资产的剥离,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国内发电企业目前拥有的煤炭资产较多,不可能全部剥离出去,也难有接盘者。
【分析研判】8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华能逾8亿挂牌转让亏损煤炭资产 电企煤炭业务何去何从?》一文得到媒体的大量转发,相关舆情在当日达到峰值,此后,舆情声量迅速回落。
与煤炭黄金时期的扩张布局相比,行业低迷期,发电企业纷纷甩卖煤炭资产的动态受到关注。在煤炭去产能和央企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背景下,华能等大型央企去产能任务艰巨,剥离煤炭资产的预期呈现上升态势。对发电企业来说,随着所属煤炭资产实现剥离转让,其经营业绩及结构优化方面压力将有所减小。但同时由于剥离数量庞大,发电企业在继续推进煤电一体化、盘活旗下煤炭资源等方面的内部转型动态将更受关注。
(实习生裴扬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下一篇:环保税法提请初审煤企营收净利“双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