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标签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聚焦 > 能源舆情 > 正文

能源舆情: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央企负责人年薪公布

编辑: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01-05
导读:上周,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如何总结、部署工作,受媒体高度关注。此外,11家能源央企陆续公布企业负责人2016年度薪酬,央企高管收入低于外国同行引发热议。油气方面2018年首批原油进口配额下

上周,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如何总结、部署工作,受媒体高度关注。此外,11家能源央企陆续公布企业负责人2016年度薪酬,央企高管收入低于外国同行引发热议。油气方面2018年首批原油进口配额下发,32家地炼厂获批配额占比近八成,媒体热衷解读政策背景及影响。

本期热点话题详见下表

监测周期:2017.12.25-2017.12.31,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部署2018年七大工作

2017年12月26日,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新时代能源发展形势任务,筹划新时代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和思路举措,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会上表示,从生产端来看,预计2017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6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17.6%,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电力装机总量17.7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8.1%,比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从消费端来看,预计2017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4.2%和7%,累计提高4.5和2.2个百分点。此外,他还表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8年将大力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能源治理调控,进一步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舆论观点】

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国内主流媒体给予重点报道,并进行解读。

其中,《人民日报》以《清洁能源消纳难题明显缓解 将推动弃水弃风弃光电量和限电比例逐年下降》为题进行了报道。报道从“清洁能源消纳”的角度对这次会议进行解读,同时援引了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的言论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质量实现重大变革,加快构建起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截至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6.56亿千瓦,新增装机规模占全球增量的40%左右;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纳难题得到明显缓解,预计2017年全国水能利用率达95%,弃风率和弃光率同比分别下降6.7和3.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展领跑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了题为《国家能源局:2018年推进七大重点工作》的报道。报道在介绍2018年能源工作会议的总体情况的同时,重点强调了2018年能源工作所明确的“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提升油气保障和能源安全生产水平”、“聚焦绿色发展,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等七大方面的工作。针对“聚焦绿色发展,大力提升能源清洁化发展水平”,报道特别援引努尔·白克力的言论表示,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要下大力气提高系统协调能力,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破解消纳问题,为推进非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证券日报》刊发了题为《电改三大问题待破解》的报道。报道援引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的观点表示,对于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来说,还有三个关键问题亟待破解:一是如何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电力和其他能源综合在一起;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目前电力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培育;三是市场如何促进清洁能源能够大规模消纳。总的来说,电力体制改革最大的难点在于市场机制建设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不具备,因此,除了要解决上述三个关键问题外,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为改革创造外部条件。

【分析研判】

2018年能源工作会议作为官方对年度能源工作进行总结,以及未来工作进行部署的重要会议,对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国内主流媒体对会议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证券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先后发布原创报道,并引发大量媒体跟进转载。这些报道在对该此次会议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的同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重点分析了2017年清洁能源的发展情况,2018年能源局将推进的七大重点工作,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2017年,我国能源行业热点事件频出,包括国家能源集团成立、中美签署能源大单、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十九大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新要求等。与此同时,有关能源行业的诸多法规相继出台,如《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能源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关于对电力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等。2018年能源工作会议的召开,既作总结,又作部署,对我国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尽管受全球政治形势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能源行业的发展存在太多变数,但2018年能源工作会议的指导性意义不可否认,将引领我国能源行业迎接挑战,开创未来。

能源央企发布高管年薪 中外薪酬对比引多方关注

11家能源央企陆续公布企业负责人2016年度薪酬,主要分布在煤炭、核电、石油等相关企业。

12月26日,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率先在官网公布2016年高管薪酬。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2016年税前报酬为84.51万元,总经理凌文为83.13万元。中煤集团董事长李延江2016年领取的税前报酬为69.44万元,总经理彭毅为69.44万元。两大集团高管层薪酬合计均在460万元左右,神华集团的各岗位薪酬高于中煤集团。

随即,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也分别在官网晒出了自家领导的“工资单”。“三桶油”一把手2016年度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布在76万-83万元。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以税前报酬82.99万元位居第一,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一把手王宜林和杨华的税前报酬分别为79.2万和76.5万元。

此外,中国电建、国家电投、中广核、中核、中核建、南方电网也公布高管薪酬。

【舆论观点】

此次对于薪酬最高神华集团,无论媒体还是网民,都较为理性。新京报网、澎湃新闻网等媒体均为客观报道;网民评论也多以“这个待遇太低”、“这个薪资水平,广大群众是可以接受的”为主,少量表示“太高,央企管理者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评论也被网友反驳为“站着说话不腰疼”。

此次高管薪酬公布最受关注的要数“三桶油”。腾讯《一线》连发三文,称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都存在部分高管的薪酬数目以及发放薪酬的具体公司,与各自旗下上市公司的年报不一致的情况。但神华集团等公布的数据,则与各自旗下上市公司的年报没有矛盾之处。对此,中石化新闻宣传负责人回复称:戴厚良等四位高管的薪酬,是由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发放的,中石化集团没有再给他们另行发放薪酬。此外,还对腾讯《一线》的其他质疑进行一一解答。

12月28日,凤凰网发文《外媒谈中国怪现象:中石化掌门人薪酬是海外同行零头》称,和国外能源公司的高管同行相比,全球石油巨头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下一任掌门人大概只能赚个零头。该文一发立即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并吐槽。单篇文章即有1222人参与评论。有网民猜测,国企高管或存在灰色收入,实际年薪可能是海外同行的数倍,。也有网民疑问:企业一线员工的收入是不是还没有海外同行的零头多。可见,公布央企负责人薪酬,只是信息公开的开端,进一步消除误解、赢得公众认同,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分析研判】

央企高管高年薪一直为大众关注的焦点。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制度改革正式实施,首批72家央企负责人降薪,其中包括中石油和中石化。6月,国资委下发通知,强调严格落实工资总额和效益挂钩机制。“限薪令”的下发促使央企薪酬制度向“市场化”的方向改进。对于此次“三桶油”高管薪酬出“乌龙”一事,中石化积极接受采访,解答众多媒体质疑,避免了媒体或网民的误读,很好的维护了企业形象,避免了次生危机的发生。

首批原油进口配额下发 地炼企业成进口主力军

2017年12月28日,商务部下发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首批原油进口配额数量在1.2亿吨,较2017年首批量大增76%。其中,32家地方炼厂获批非国营原油进口量在9045万吨,占首批配额总量的75%;11家国有石油公司获批原油进口量在1420万吨;另外一家中国化工集团获批原油进口量在1667万吨。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我国地方炼厂新增13家企业获批原油进口资质,主要为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获批进口原油使用权的企业。与此同时,商务部还下发了2018年首批一般贸易成品油出口的配额,尽管同比呈现大幅增长的局面,但仍然没有地方炼厂的身影。

【舆论观点】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此次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的发布,将对整个行业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国内主流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报道解读。

首先,媒体和业内人士对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大幅增加的动因进行了解读。界面网援引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的观点表示,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较2017年大增,主要是因为此前的配额无法满足中国的刚性需求。

其次,媒体和业内人士对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中地炼企业成为进口主力军的因由进行分析。《证券日报》援引中宇资讯分析师许磊的观点表示,民营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石油贸易领域活跃而重要的参与力量,有利于扩大了独立炼厂在国内成品油产业链体系中的影响力,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原油进口经营体制,实现原油贸易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打破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以推动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加速。财新网分析表示,2018年第一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中地方炼厂配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在于新增了13家获得原油进口配额的地方炼厂,至此地方炼厂进口原油使用权与原油进口配额全面并轨,使得所有获得“两权”的地方炼厂可以实现原油的自采自用,在成品油产业链中,成为国有石油公司之外的一股独立竞争力量。

此外,媒体和业内人士对2018年首批一般贸易型成品油出口配额大幅增加的动因进行了解读。中证网援引隆众石化网分析师丁旭的观点表示,2018年首批一般贸易型成品油出口配额超过了2017年全年总和,这是由于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加剧,需要提高成品油出口来应对。

【分析研判】

2018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的发布,将对整个炼化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其中,《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中证网、财新网、界面网等媒体先后发布原创报道,对相关情况进行解读,并引发大量媒体跟进转载。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针对石油天然气体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进出口管理,提升国际国内资源利用能力,保证供应,保持市场稳定。2018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的制定及下发,毫无疑问是对上述意见的直接响应。

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的公布释放出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地方炼厂将在原油进口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近期相关领域的实际进展也恰恰验证了这一趋势,据专家估算,地方炼厂2018年进口原油总量将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国家对油气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可以预期,未来,在国内石油进出口领域将会出现“三桶油”与地方炼厂“双峰并峙”的局面,而竞争的加剧将会促进行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投稿信箱:tougao@yuqingz.com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