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房子变敞亮了,土地变齐整了,道路变宽了,水变干净了……连年来,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给群众送去丰厚物质的基础上,还对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牧区社会风尚、民主管理、环境卫生等取得较大进展,农牧区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有新的提升。
笔者认为,驻村工作队作为深入基层的触角,应积极顺应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充分遵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带头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大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推动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首先,引导与管理要结合。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一手抓引导教育,一手抓管理建设,建好用好“道德讲堂”,深入挖掘驻在村群众的道德闪光点,用群众的鲜活语言,用群众身边的事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给群众听、送给群众看,组织群众谈、集中群众学,寓教于乐,使文明风尚宣传教育通俗易懂,入脑入心。大力修订完善乡规民约,治理不良风气和行为陋习,中国舆情网,狠刹歪风邪气,促进乡风文明。
其次,供给与需求要对接。时代在变化,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样。要面向农牧区、围绕农牧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充分考虑农牧民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组织开展简便易行、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吸引力提高参与率、以实效性增强影响力。把那些能在农牧区发挥效益、受农牧民喜爱欢迎的优质资源送到农牧区,在满足需求中提高农牧民,在创造需求中提升农牧区。
最后,建设与利用要配套。当前,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少数建成的设施使用率较低,因此,建设农牧区宣传文化阵地,要做好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用,功能适当,规模适度,室内室外兼顾,防止建设与使用相互脱节。要立足能用管用,一个设施多种功能,一个场所多种用途,发挥好村里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文体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中来,提高文化阵地的综合使用效益。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健康与美丽中国基层行”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资讯前沿]创新开启长春跨越发展引擎 人才驱动提升发展速度
- [资讯前沿]即墨着力打造城际轨道交通配套基地
- [资讯前沿]为城市基层治理“铸魂赋能”
- [资讯前沿]济南市人民政府 政务联播 市供销社积极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 [资讯前沿]58同城、安居客联合优质企业启动安心选服务 着力打造全国房产综合服务开放平台
- [资讯前沿]苏州在全市中小学校创建“园丁支部” 提升教育系统组织力
- [资讯前沿]广东着力指导住房城乡建设科技与绿色发展工作落后地区
- [资讯前沿]中国杯未来计划邀请日韩参赛,赛事品牌提升更需国足“配合”
- [资讯前沿]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着力提升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