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为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保搭建新平台
5月21日上午,一场“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专题培训会在大桥镇人民政府举行,嘉兴南湖区“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及各镇、街道园区联络人共140余人参加培训。这也意味着为社会公众参与南湖的生态环保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此次培训会上,播放了《嘉兴市生态环境形势宣传片》,解读《嘉兴市“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管理办法(试行)》,当好“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应当具备的基础环保知识,如何当好“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等。这对大家如何当好“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作为公众生态环境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此次共选举出“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122名。考虑到地域条件、安全因素、工作性质等,“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大多是村(社区)干部或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企业环保管理人员或有相关经历人员,热心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其他人员。
环境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通过建立“民间河长”和“民间闻嗅师”两支队伍,发动群众的力量找问题、补短板,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公众“走进来、讲出去”,因地制宜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度、参与度、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自新丰镇的蔡明华是一名社区网格员,如今他又多了两重身份——“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我平时对生态环境比较关注,而且我又是一名网格员,我可以借助在网格内巡查走访的契机,对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向镇里汇报,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蔡明华表示,通过系统培训,自己基本掌握了生态环境基础知识,也提升了生态环境的监督本领。
“我们将发挥‘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这两支队伍在生态环境监督中的作用,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逐级及时反映,而且我们要求镇(街道)在3日内,县(市、区)在5日内,向反映问题的‘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等生态环境监督员反馈初步处置意见、基本处置方法或具体处置结果,对一时难以处置的问题,镇(街道)要做好解释说明,如果发现的问题是跨行政区域的,要及时报告上级组织,依靠上级组织协调解决。”南湖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