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鄢陵产业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嬗变
一片花木的海洋,让人们对花都鄢陵充满着向往。
本是一座中原小城的鄢陵,却因花木焕发出十足魅力。全域花海、全域旅游、全域水系、全域养老,哪一幅画面不让人流连忘返?
初秋时节,走进花乡鄢陵,让人为之震动的不仅有自然和发展的魅力,更有那依靠花木产业而打起脱贫战场上的“攻坚曲线”——
222家规模企业,在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对贫困户进行重点扶持,共带动152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1163户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203家花木企业吸纳入股贫困户956户,流转土地8000多亩,每户年亩产收益6000余元;
40多个景区景点吸纳贫困户就业537人,带动发展农家乐28家,实现了贫困群众依靠生态旅游产业增收致富;
全县3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累计脱贫5388户2343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93%降至0.86%……
脱贫越是进入攻坚期,越要谨记“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鄢陵县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产业壮根基、红利管长远”的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和“管长远”的作用,在共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平稳。
找准一个点,让产业优势充分聚焦“精准扶贫”
近年来,鄢陵县始终把花木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全县花木面积已发展到近70万亩,花木企业1147家,花木从业人员21万人。根据花木生产种植周期长、用工多、用地量大等特点,鄢陵县把70万亩花木产业作为产业扶贫车间进行培育和打造,积极引导贫困家庭人员务工或以土地参股等形式参与,助推贫困户稳定增收。
作为鄢陵县传统产业的花木种植业,对脱贫至关重要。全县将贫困户纳入花木种植、养护、盆景制作、绿化工程等产业链条中,探索出了“花木+扶贫”模式,全面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信心、缺技术、缺资金、缺带动的问题,带动了1500余户贫困户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依托1147家花木企业,鄢陵县采取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形式,把农户聚起来,把土地连成片,把产品销出去,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其中,203家花木企业与合作社流转8000多亩土地,吸纳入股956户贫困户;县财政出资500万元,引导10个贫困村与金杜仲农业公司合作,修建2500平方米的恒温育苗温室和2000亩杜仲大田种植基地作为扶贫基地,合作发展花木种植产业,按照协议收益分成,带动了10个贫困村1016人稳定脱贫;依托15万亩辣椒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成熟的优势,推动全县171家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5个贫困村1129户贫困户增收。
当下,电商是个开放平台,代表商品发展的未来。鄢陵依托花木资源优势,放大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综合效应,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工程,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平台全覆盖,为全县1937户5737名贫困户提供“买、卖、推、缴、代、取”等服务。
同时,推行“花农上网”和“网上直销”等模式,鼓励更多贫困户参与网络创业,推动“草根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并统筹全县1510家电商企业和9个电商扶贫基地资源,采取“电商企业网上接订单、贫困户家门口搞生产”的办法,帮助62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为促进贫困劳动力更好地发展,鄢陵县及时为企业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积极引导企业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靠着对花木的管理技术,现在有活儿干了,有事做了,今后的日子也有希望了。”因病致贫的王桂花,身体恢复后,就一直在一家花木公司从事插花工作,如今每天很轻松地就能拿50元的工资。
创新多个面,依靠不同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滴灌”
根据花木企业在用工、用地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以及贫困户自身在劳动能力、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鄢陵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
“花木企业+转移就业+贫困户”模式——鄢陵县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人员到企业务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前,全县已有113家花木企业安排1100名贫困劳动力务工,带动3320人脱贫。其中,德锦鲜切花基地年吸收周边贫困劳动力4000余人次,每天务工收入平均120元,灵活满足贫困户日常生活需求;鸿泽种植农民合作社与19个村的73名贫困劳动力签订常年劳务用工合同,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花木企业+土地流转+贫困户”模式——鄢陵县把劳动能力不强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土地,以村为单位连片集中流转,以土地入股到花木企业,构建了花木企业和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建业绿色基地占用附近4个村近5000亩土地,参与土地流转的贫困户不仅每亩地每年可获得1180元租金,村民还可以在基地务工。目前,该基地除了为当地留守老人和妇女等解决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还培育了近100名个体创业者,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达上百万人次前来旅游度假。
“政府+金融机构+花木企业+贫困户”模式——鄢陵县与县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由县财政投入2000万元作为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1∶10的倍率放大,为吸纳贫困户的花木企业提供贷款扶持。目前,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对带动贫困户致富的企业按现行年基准利率进行贷款贴息,由带贫企业每年拿出不低于扶持资金5%的收益为贫困户分红,已为建业绿色基地等10家花木龙头企业发放贷款6495万元,带动全县189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