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标签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聚焦 > 能源舆情 > 正文

能源舆情:天然气领域消息频出  煤炭企业去年业绩亮眼

编辑: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04-02
导读:本期,清洁能源方面,“天然气”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词之一,业内专家集体解读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此外,多地近期密集出台氢能产业扶持政策,也引发媒体关注。煤炭方面,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煤炭企业相继披露了20

本期,清洁能源方面,“天然气”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词之一,业内专家集体解读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此外,多地近期密集出台氢能产业扶持政策,也引发媒体关注。煤炭方面,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煤炭企业相继披露了2017年年报,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引发众多媒体热议。本期热点话题详见下表。

监测周期:3.19-3.25,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天然气领域消息频出 专家详解未来发展之路

3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西南油气田公司宣布,拟在川渝地区分三个阶段新建八座储气库,调峰能力超过210亿立方米,总投资超过210亿元。

3月19日,亚投行首个对华项目——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和煤替代项目在京签约。亚投行批准了2.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北京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等工程,计划建设覆盖北京市范围内约510个村落、连接21.7万余户家庭的天然气输送管网。

同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48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增速较上年加快6.5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946.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9%。

3月20日,《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7-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超预期,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稳定增长。

另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就储气能力建设发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要求2020年底前,上游气源企业要形成不低于年合同销量10%的储气能力;城市燃气企业和不可中断大用户则要形成不低于年用气量5%的应急储气能力。

【舆论观点】

业内普遍认为,近期天然气领域的多个动态,既体现了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反映出我国在行业发展上仍面临着一些难题。

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我国持续增加的用气需求上。《证券日报》援引国家统计局一位负责人的观点称,受相关政策以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工业和民用“煤改气”工程全力推进影响,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旺盛,拉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北京燃气集团副总经理薛建宁在采访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此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有分析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提到,在新一轮天然气基建黄金期,相关设备、工程企业将直接受益。随着设施逐渐完善,消费量将稳定增长,下游消费领域企业也会随之受益。

国家层面对天然气领域的关注,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国家发改委于近期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储气库、储气调峰的问题十分重视。《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到的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上述文件落地,上游液厂会提高自身的储气能力,部分液厂的库容应该会有扩容建设,储气调峰建设市场潜力巨大。

在天时地利的发展机遇下,我国的储气库建设进入加速期。然而,机遇的到来往往也伴随着挑战。《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中石化人士的观点指出,我国整体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建库资源区域和消费区的地理位置不匹配等问题,将限制储气库发挥调峰作用。此外,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在采访中提到,我国有关储气库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远未完善,还需尽快细化落实有关激励政策,为储气行业快速发展铺好道路。

【分析研判】

刚刚经历的一场“气荒”,使天然气保供的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天然气领域的消息在近期不断涌现,引发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经济网等权威媒体的集中关注,形成一波舆情高峰。新浪、网易、腾讯等网站大面积的转载,使话题热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多家媒体在报道时,除陈述新闻事件外,通过采访专业人士、回顾历史资料等方式,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展开全面的分析解读。此举有助于非专业人士简明扼要地了解客观事实,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同时,对官方和相关企业也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助力行业健康、高效地发展。

煤炭企业去年业绩亮眼 负债危机却仍难解

2017年以来,煤价虽有淡旺季起落,但总体处于中高位。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电力、化工等高耗煤行业的复苏,推高了煤炭需求,整体煤炭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煤炭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在煤价利好下,煤炭企业普遍实现盈利增长或扭亏损为盈。

近日,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兖州煤业、伊泰煤炭、恒源煤电等煤炭企业相继披露了2017年年报,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表:煤炭企业2017年年报数据(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公告)

【舆论观点】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网等媒体表示,煤炭企业业绩亮眼,“去产能”功不可没。文章称,2018年,煤炭去产能目标为1.5亿吨。2016年-2017年,煤炭行业合计去产能约5亿吨。在“去产能”政策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的要求下,煤炭行业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聚焦“煤炭企业成绩亮眼”的同时,不少媒体刊文关注煤企业绩的大幅改善是否可以助其缓解负债危机。界面新闻网等媒体刊文称,尽管低迷四年的煤价自2016年开始反弹,山西七大煤企的亏损面有所缩小,可负债仍在上升,每年的财务成本处于高位,七大煤企一年的总财务成本逾600亿元。煤价高企令煤炭企业业绩大幅改善,但对山西省属七大煤炭集团的万亿负债而言仍是杯水车薪。文中,一德期货煤炭研究员关大利表示,在煤价上涨的带动下,煤企业绩向好,但山西煤企之前的“坑”太大,填补需要时间。《中国证券报》也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尽管煤企近一年来盈利好转,但利润主要用于弥补负债、补发工资等,煤炭集团负债率依然很高,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有限。一些煤炭企业内部转型升级,技术及管理水平等提升等仍较缓慢,有必要在行业利润较好时未雨绸缪做好布局。

此外,《证券时报》文章《中国神华兖州煤业对煤市有分歧 前者计划减产后者计划增产》也较受关注。文章称,中国神华和兖州煤业股份在香港举行业绩说明会,两家公司高管都对今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预测,前者稍显悲观,后者则有些乐观。兖州煤业今年将大幅增产,中国神华计划今年产销量将减少。不少网友从资本市场角度对该文进行了分析。

【分析研判】

2012年开始,受经济周期、环境压力、供需失衡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产业被迫进入了3年的倒逼式改革期。2016年开始,全国开展的供给侧改革给煤炭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新增产能置换也进入快车道。此次煤企集中发布2017年年报,引发了大量媒体关注。监测期内,媒体报道(含转发)485篇次,APP采集71篇次,论坛博客58条,微博771条,微信89篇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等央媒相继转发报道。

与电力企业盈利大幅缩减不同,2017年,煤炭企业盈利普遍大幅增长。但是,能源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后期,预计媒体将继续关注“去产能”“高负债率”与“历史欠账过多”等相关问题。

政策扶持和企业加码并行 氢能产业发展有望提速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去年9月以来,除了国家层面的扶持政策,各地也开始出台适合自身发展的氢能支持政策。上海去年率先出台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此后武汉和苏州相继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各地还配合发展目标出台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近期,山西大同、广东深圳等多地也在酝酿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可能考虑用产业基金等财政手段进行支持。此外,正在积极推进氢能产业项目的山东聊城、四川成都、河南郑州、浙江台州等,也被业内认为是未来有望出台支持政策的城市。

在政策和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东方电气、雄韬股份等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布局,旨在占领先机,引领行业发展,为能在未来氢能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中分一杯羹奠定坚实的基础。

【舆论观点】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鉴于各地政策规划的密集出台对行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因此受到媒体和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首先,媒体和业内专家均表示看好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上海证券报》援引了猛狮科技副总裁王亚波的观点表示,持续看好氢能产业的发展。《北京晨报》援引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观点表示,氢能将在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能源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次,媒体和业内专家对氢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的观点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的现状是投资多,但局面比较混乱,而且加氢站审批手续繁杂。《中国能源报》援引了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邹磊的观点表示,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耐久性、基础设施以及氢能产业链是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所面临的全球共性瓶颈。

此外,媒体和业内专家对氢能行业的发展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中电新闻网援引了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邹磊的观点表示,一方面,中国氢能产业布局应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引导整个氢能产业的推进;另一方面,应加强氢能产业具体推动落实单位之间的相互协同合作。《吉林日报》援引了全国人大代表齐嵩宇的观点表示,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大政府对氢能项目的资助,并在国家层面设立攻关课题。

【分析研判】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前景广阔。自去年以来,有关氢能产业的政策、规划和活动等频繁见诸媒体,包括《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中德氢能源产业合作发展战略交流会、我国举办首个“氢能周”、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氢能联盟等。近期,武汉、大同、苏州等地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此前各类政策和活动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氢能产业看好的体现。

在目前国家分外重视清洁能源的情形下,这些政策的出台,受到媒体以及各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其中,《上海证券报》、《中国能源报》、《21世纪经济报道》、《长江日报》、《北京晨报》、《吉林日报》、澎湃新闻网等媒体先后发布原创报道,引发大量媒体跟进转载。这些报道在对各地出台的政策以及各企业的跟进情况进行介绍的同时,分别从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解读,并援引专家观点对促进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在氢能的所有利用方式中,燃料电池是氢能高效清洁利用的最佳工具,而氢能燃料电池的最佳应用场景便是各类交通工具,尤其是小型车辆。从2017年至今,欧洲多国先后发布全面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我国也正在研究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这无疑给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就新能源汽车来说,尽管目前的电池技术方向主要为锂电,不过氢能因其诸多优点,被广泛看好。业内估计,2030年,我国氢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有望达到200万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可以预见,受众多政策利好的刺激,政府、相关企业的持续推进,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氢能产业有望在最近几年内迎来爆发,这也是引发能源行业内外关注氢能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投稿信箱:tougao@yuqingz.com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