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压减公车看“打铁必须自身硬”
昨天(10月18日)有媒体报道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日公布了公车改革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取消公务用车3868辆,车辆压减率达61.8%;安置司勤人员2126人,节支率达10.5%;公开拍卖取消车辆2046辆,溢价率达65.15%,上交国库处置收入1.13亿元。
压减公车数量是“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见真章部分,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打铁必须自身硬”,怎么硬、从哪硬,这是事关打铁者自身能否硬得起来的关键。自身硬,不是嘴巴硬,也不是出言硬,而是措施硬,行动硬。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体系的最高层级,完全应该成为自身硬的示范和标杆。
取消公务用车3868辆,车辆压减率达61.8%,这一数字说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确开始硬起来了,的确开始在自身硬上动真格了。但是,这一数字同时也说明,中央和国家机关在自身硬上还可以更硬。按照这一数字推算,中央和国家机关所拥有的车辆仍然不是小数目。以有关公车购置和使用的相关规定看,压减后的公车存量仍然超过公务使用的应然规模,因此中央和国家机关还可以进一步压减公车数量,让自身更硬起来。
压减公务用车,减少司勤人员,是压缩行政开支、节约公共财政支出的硬办法。近几年,随着压缩“三公经费”的推行和“八项规定”的实施,各级党政部门的办公行政费用有所下降。不过,在许多环节上,办公行政经费规模的弹性仍然过大,许多压减下来的经费开支并没有回流至公共财政的“大盘”里,而是“埋伏”在一些模糊项目下,支出的随意性反而增加。这当然也就谈不上财政支出的重新平衡问题。说到底,就是压减办公行政经费还没有在公共财政的预、决算制度上硬起来,公共财政预、决算的硬约束还没有制度化。
在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自身硬的基础。没有硬的预、决算制度,就没有公共财政的硬约束;没有公共财政的硬约束,公务机关、公务人员自身之硬便不能恒久。
在自身硬方面,各地公务机关也出台了许多硬措施。与压减公车数量相对应,一些地方对公务用车进行统一标识,利于公众监督。还有一些地方,为公务用车加装GPS,对公务用车的行车路线、里程进行管理,以节约公车使用成本。据媒体统计,现在至少已有近20个省份推行了公车标识化。而公车标识化的意义,还不止在于有利于公众监督公车使用的目的,还在于公众可以通过公车行车过程中是否遵纪守法,而观察公车所有的公务机关的官风政风。
压减公车数量不仅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自身硬的一部分,也是改进官风政风的一部分。实际上,与公车压减数字相对应的正是人们的日常所见现实。最近几年,人们注意到,北京道路上的军牌、警牌和特牌车辆大幅减少;更大的变化还在于,以往北京主要街道那种常见的特牌车辆违规抢行、闯灯、占并道的现象已经少见。这种变化,既是压减公车数量的结果,也是压减公车数量所代表的官风政风改善的结果。
上述媒体报道称,“目前29省(区、市)公车改革基本完成,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在推进中”。不过,压减公车数量并非意味公车改革完成。对那些在压减公车数量后既拿补贴又坐公车的官员,也必须有硬措施让他们守规矩。